集群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集群新闻
镇海炼化生物航煤“绿色亚运”主题航班启航
发布日期:2023-09-20     查看次数:711 次

在亚运会倒计时10天之际,9月1316时许,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加注我国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的“亚运”浙江长龙航空GJ8987航班平稳起飞,经2个多小时候后安全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这是生物航煤“绿色亚运”主题航班首次启航,当日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与中国航油华东公司、浙江长龙航空“油企航司”共同举办生物航煤加注仪式,携手搭建起生物航煤-绿色亚运的桥梁,为护航杭州亚运盛会增添“绿含量”。

生物航煤是一种可持续航空燃料,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建成的我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生产,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与传统航煤不同,镇海炼化生产的生物航煤以俗称为“地沟油”的餐饮废油为原料,全生命周期都贯穿着绿色低碳理念,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70%以上。据推算,一座千万人口城市每月餐余废油实际回收量大约1万吨,年回收10万多吨地沟油。而我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年设计加工能力为10万吨,若该装置满负荷运行,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来的“地沟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相当于近5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亚运航班”以“亚运号”火炬主题彩绘机身亮相现场。在亚运会到来之际,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官方航空客运服务合作伙伴,长龙航空邀请旅客乘亚运航班、观亚运赛事,提供“城市+赛事”一站式服务新体验。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油企航司”协作推动亚运航班加注生物航煤,让五湖四海汇聚杭州的宾客掀起“绿色飞行 低碳出行”的绿色亚运热潮。

当前,全球碳排放中航空业占比约2%,生物航煤全产业链的构建是航空业减排突破的关键,中国民航局在《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力争2025 年当年生物航煤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十四五”期间消费量累计达到5万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与中国航油华东公司、浙江长龙航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和“双碳”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安全、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共同助力绿色亚运,推动民航绿色发展。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代表、党委书记莫鼎革表示,镇海炼化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央企的示范引领作用践行“双碳”目标,推动我国传统石化产业向绿色石化转型升级,率先打造“无废产业链”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变废为宝,持续推动生物航煤全产业链完善及规模化应用,积极为航空业减排作贡献。

我国生物航煤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技术的推动下已发展10多年,镇海炼化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拥有自主研发生物航煤技术的企业,建成中国首套10万吨/年生物航煤工业装置,生物航煤装置全系列产品(生物航煤、生物柴油、生物石脑油)日前顺利通过国际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RSB(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Biomaterials)三个系列认证,成为亚洲第一家生物航煤装置全系列产品通过全球RSB系列认证的企业,为拓宽生物基产品的国际市场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生物航煤加注仪式现场,中国航油浙江分公司飞机加油员王云飞左手举起玻璃瓶中黏糊糊的“地沟油”,右手向记者展示加工而成的透明无色液体——生物航煤。飞机加油员介绍,不仅在观感上生物航煤与传统航煤几乎没有差别,而且也不需要对飞机进行改装,生物航煤与传统航煤按航司需求的比例调配并检测合格后,即可加注使用。关于“地沟油的安全性”,加油员王云飞道,中国航油专门成立生物航煤保障领导小组,从原料采购、生产、质量、化验、计量、运输层层把控各个环节,对生物航煤进行全流程跟踪、把控、检验,确保加入到飞机里的生物航煤都是最高质量的油品,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际航煤标准,助力绿色亚运,推动民航绿色发展。

浙江长龙航空党委书记高英战表示,今天GJ8987杭州-北京航班是长龙航空完成首次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载客飞行,也是首个“绿色亚运”主题航班。此次飞行由空客A321机型执飞,加注的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简称“SAF”)由中石化镇海炼化炼制、中国航油提供全流程检测与保障服务,生产原料为餐饮废油,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HEFA-SPK生产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SAF燃料从原材料收集到最终用户使用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碳排量最高可减少85%,从而实现绿色亚运、低碳出行,践行杭州亚运“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

当日1830分许,生物航煤“绿色亚运”主题航班载着百余名乘客,经过1200多公里飞行后,平稳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袁女士道:“这是我第一次坐绿色航班,感觉平时一样乘坐得很舒服很平稳。如果还有机会我会再次选择绿色出行,为保护地球家园出一份力。”

最新资讯
会员区
地址:宁波市高新区凤竹路126弄2号4-1-12室   电话:0574-87735270  传真:0574-87735234
版权所有:宁波市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     
浙ICP备150132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