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和第四大石油储量、优越的地缘政治位置,以及位列全球十大矿产国之一的地位,伊朗具备成为化工生产和出口枢纽的潜力。
化工产品涵盖石油化工和矿物原材料及基础材料,以及整个化工产业链直至最先进、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当前所需的是制定一项一体化、全面且长期的政策,引导投资和生产流向能创造更多附加值的互补产业。伊朗拥有出海口,这为建立互补性石油化工产业提供了可能。
就现状而言,在石油化工原料生产下游的互补产业方面,相关的利益链条、激励措施和支持力度尚不足以激发国内外投资者投身该行业的动力和勇气,从而收获丰厚的回报。
工业化学品在制造业、清洁业、金属加工、发电、食品加工以及农业、建筑业、橡胶和塑料制品、纺织业、石油炼制、纸浆造纸和初级金属等众多工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务之急已然明确。发展化工产业及其产品与基础工艺,不仅能创造更多收入,还能阻止原油和天然气的直接出售。
这正是抵抗型经济的真正体现——这是一种经济模式,即便在面临压力和制裁的情况下,也能为一个国家带来增长与繁荣。
近年来,伊朗致力于完善尿素和氨产业链,这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化学化合物生产国之一,而这类化合物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
氨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化学肥料。全球生产的氨中,约90%用于化肥生产。
氨或许是最重要的人造化学产品。其在农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有助于维持数十亿人赖以生存的粮食生产。
目前,伊朗是全球第六大氨生产国,具备强大的尿素和氨生产能力。目前,国内有七家生产氨及其下游产品的公司正在运营。
氨的名义生产能力为每年550万吨。尿素生产能力为850万吨,氨产业链其他下游产品的生产能力约为200万吨。
如今,氨是工业肥料生产的关键中间体,而低碳氨有望成为电力行业的低排放燃料。
氨燃气轮机正在研发中,用于发电,随着技术的改进,预计将刺激海运燃料和其他市场需求的增长。作为氢能运输载体,低碳氨的生产需求也有望推动增长。
为满足亚洲和欧洲的脱碳需求,进口低排放氨燃料已提出十多年。预测显示,欧洲对低碳氨的需求将增长600万吨,日本将增长200万吨。
在西亚,作为全球主要的氨生产中心之一,这种化学商品凭借其从生产、分销到利用的成熟供应链,预计将作为一种能源受到特别关注。
尤其是在伊朗,能源供应挑战正影响着企业和普通民众,这种能源来源可以成为合适的选择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对涂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制药业的蓬勃发展,该地区对烷基胺的使用量也在增加。
伊朗的氨和尿素产业潜力巨大,只要得到适当的支持,该国就能成为大多数化学品、药品和化肥产品这一宝贵原料的生产中心,以及有前景的无碳能源来源。(开博化工CHEMBALL)